控制生物性状的某些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一些学生误认为与性别有关的遗传就是伴性遗传,其实并非如此。本文从概念和试题两个方面对与性别有关的非伴性遗传进行分析和比较。 1从性遗传 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由于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其性状只在一种性别中表现,或者在一性别为显性,另一性别为隐性。例如,人类的青年时期秃顶,男性多见,女性少见。男性中秃顶对非秃顶为显性,而在女性中秃顶对非秃顶则为隐性,所以杂合体男性表现秃顶,女性则正常。常见的例子还有人类的食指长短遗传、绵羊角的遗传及蝴蝶颜色的遗传等。 2细胞质遗传 由细胞质内的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叫做细胞质遗传。细胞学研究表明,在真核生物有性繁殖过程中,卵细胞内除细胞核外,还有大量的细胞质及其所含的各种细胞器;精子内除细胞核外,没有或极少有细胞质。在受精过程中,卵细胞不仅为子代提供其核基因,也为子代提供其全部或绝大部分细胞质基因;而精子则仅能为子代提供其核基因。因此,受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其遗传信息只能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而不是通过精子遗传给子代。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为: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杂交后代一般不表现一定比例的分离;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后代通常只表现母本的性状,故细胞质遗传又称为母性遗传;通过连续回交能将母本的核基因几乎全部置换掉,但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所控制的性状仍不消失。 3母性影响 在核遗传中,正交♀AA×♂aa及反交♀aa×♂AA,子代的表现型通常是一样的。这是因为双亲在核基因的贡献上是相等的,子代的基因型都是Aa,所以在同一环境下其表型是一样的。但是,有时两种交配的结果并不相同,子代的表现型受到母本基因型的影响,这种现象叫做母性影响,又叫做前定作用。 母性影响所表现的遗传现象与细胞质遗传十分相似,但它并不是细胞质基因组所决定的,而是由于核基因的产物在卵细胞中积累所决定的,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与细胞质遗传有着本质的区别。椎实螺外壳的旋转方向的遗传就是母性影响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4总结 伴性遗传、从性遗传、母性影响和细胞质遗传都是与性别有关的遗传,但它们又各不相同。 ——江曾武.生物学教学.2016年(第41卷)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