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的刺激或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所发生的异常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常常伴随着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根据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超敏反应可分为4种不同类型,其中I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反应,其发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发作迅速,主要导致患者组织器官的功能紊乱,但如果抢救及时,可很快恢复,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是临床急救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超敏反应类型。 1过敏原与过敏反应中的抗体 1.1过敏原 过敏原是指引起机体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不同的过敏原进入机体的途径不同,常见的过敏原主要有:①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尘土、动物皮毛、柳絮、尘螨排泄物和霉菌孢子等;②注入性过敏原,如抗生素、疫苗、异种血清和昆虫毒液等;③食入性过敏原,如鸡蛋、牛奶、海鲜、酒精和口服药物等;④接触性过敏原,如金属饰品、化妆品、植物叶、细菌、紫外线和冷空气等。 1.2抗过敏原的IgE型抗体 机体内的抗体有5类:IgG,IgM,IgA,IgD,IgE。与过敏反应有关的抗体是IgE,它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抗体,但在过敏患者体内IgE的含量会明显增加。IgE主要由鼻咽、扁桃体、气管和胃肠道黏膜等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这些部位也是过敏原易于侵入引发过敏反应的部位。IgE是一种亲细胞抗体,它可以在不结合抗原的情况下,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特异性IgE受体结合而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游离的IgE抗体半衰期很短,仅2~3天,但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特异性IgE受体结合后,其半衰期可达几个月。 2参与过敏反应的细胞 2.1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是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效应细胞,它们均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中肥大细胞广泛分布于呼吸道、消化道、内脏器官等黏膜下层和皮肤血管周围的组织中。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中,当过敏反应发生时,可迁移至过敏反应部位发挥作用。这两类细胞表面都具有高亲和性的IgE受体,当与特异性的IgE结合后就会使细胞处于致敏状态。致敏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受到相应过敏原刺激后,就会分泌或者合成并分泌一系列的生物活性介质来引发过敏反应。 2.2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该细胞主要分布在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组织中,血液中也有少量该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在肥大细胞所释放的多种生物活性介质的作用下,可被激活并募集到炎症部位。活化的嗜酸性粒细胞可释放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相似的生物活性介质,加重致敏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所引发的局部炎症反应。嗜酸性粒细胞也可释放一些酶类物质,将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介质降解,从而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活性,负反馈调节过敏反应过程。 3参与过敏反应的生物活性介质 致敏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所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分为两大类,即预先合成储备的介质,如组织胺、激肽释放酶、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CF-A)等,和受刺激后新合成的介质如白三烯(LT)、前列腺素D2(PGD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细胞因子等。不同生物活性介质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主要可以引起毛细血管舒张、通透性增加,刺激平滑肌收缩,促进黏膜、腺体分泌增强,有的还可以促进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与活化,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过敏症状。 4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过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致敏阶段、激发阶段和效应阶段。 4.1致敏阶段 过敏原侵入机体后,APC(抗原呈递细胞,如吞噬细胞)首先对其进行摄取、加工、处理,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被活化。活化的T细胞可分泌相关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产生相应浆细胞,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特异性针对该过敏原的IgE抗体。由于IgE的亲细胞性,特异性的IgE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受体结合,从而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但机体不会出现过敏症状。此后若长期无过敏原的再次侵人,则机体的致敏状态会逐渐消失。 4.2激发阶段 相同的过敏原再次侵入机体后,会被吸附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特异性IgE抗体识别与结合,从而使致敏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受刺激而活化。活化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首先释放组胺等预先合成储备的介质,同时启动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生物活性介质的合成与分泌。 4.3效应阶段 前一阶段释放的各种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相应的组织和器官,引起机体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哮喘、过敏性胃肠炎和过敏性休克等症状。根据发生的先后与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早期反应和晚期反应,前者主要是由组织胺等预先合成的介质引起,持续时间较短;后者是由新合成的介质白三烯、前列腺素等引起,一般在接触过敏原6~12小时内发生,可持续数天,嗜酸性粒细胞在该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图1为肥大细胞引发过敏反应的相关过程。 总之,过敏反应是一个多介质、多细胞参与的复杂过程。除上述免疫细胞外,还涉及其他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血小板等。 ——付晓星.中学生物教学2017年第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