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shine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温馨提醒您:今天是2024年05月04日,距离2024年高考还有

小喇叭+ 发布

08-25 16:44
08-25 16:40
08-25 16:39
08-25 16:36
查看: 2661|回复: 0

回顾“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发现历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22 06: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00年,尘封长达34年之久的孟德尔理论被雨果•德弗里斯、卡尔•柯仑等三位植物学家重新发现,随即引发科学界的热议,不同领域的学者们纷纷开展工作,以验证孟德尔比例的正确性及其适用范围。在众多研究中,最先获得称赞与争议的科学家是年仅25岁的沃尔特•萨顿。
1萨顿假说与性别决定
1903年,萨顿发表《遗传中的染色体》,文中他提出假说:在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有明显的平行关系。与经典的魏斯曼预言一样,该假说无疑是另一个超前智慧与丰富想象力的碰撞产物。然而,即便威尔逊(萨顿的导师)后来都承认:“在当时,并未完全理解该观念的全部份量”。假说提出后,受到了多位科学家的公开质疑,实际上多数矛头可能指向于萨顿参与的另一个研究:性别决定因素。
关于性别决定的争议由来己久,早在1870年,孟德尔在给卡尔•内格利教授的信中就提到:性别决定可能会被证明是一种遗传现象。此后若干年内,参与争论的科学家们逐渐形成不同的阵营。其中一方认为性别主要是由染色体所决定,而其余阵营则持有反对观点。染色体理论是由美国细胞学家麦克郎所提出的,他对多种昆虫细胞中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最终明确了性染色体和昆虫性别之间的联系。萨顿对蝗虫细胞的研究工作正是其中之一,因为麦克郎就是他在堪萨斯大学的导师。
在对性别决定的研究初期(1902年),麦克郎提出的染色体理论是不完善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可能不得不归因于萨顿的失误。萨顿的研究材料是西苯蝗,其精原细胞中染色体巨大且清晰,便于观察,而雌性则不然。这直接导致了萨顿对染色体数目的错误统计:雄性是23条,而雌性是22条染色体(事实上雌雄细胞中都是24条染色体)。该结论影响并误导了他的导师,使得染色体理论的提出经历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2摩尔根的怀疑态度
在这场漫长争论的初期,摩尔根与麦克朗位于不同的阵营中。尽管在不久的将来,前者会被誉为遗传学中的“染色体之父”。但在20世纪初期,摩尔根对“染色体决定性别”一直持有怀疑、甚至贬低的态度,这与他当时的研究方向有关。在成为遗传学家之前,摩尔根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胚胎发育。当时该领域的热点为:为何相同的胚胎细胞,会在同一环境下,分化成截然不同的组织细胞?摩尔根支持渐成论而否认先成论的观点——“胚胎发育由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所主导”。1907年,摩尔根在《实验动物学》中总结出一系列胚胎发育的相关工作,并在讨论性别决定因素时,着重描述了非染色体因素(如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对性别的影响。
此外,摩尔根还是实验学的崇尚者。他确信,相比单纯的形态学描述,精确的定量统计才是研究生物学的主要方法。因此,他怀疑并讨厌一系列“理论先于实验”的研究,例如萨顿假说、麦克朗的染色体理论以及魏斯曼的目的论等。1933年,在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发言辞中,摩尔根提到:“这是实验生物学的胜利”。言下之意,实验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道路。这种对实验学的极端推崇在另一事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1903年,摩尔根在《进化与适应》一书中明确表示对孟德尔理论的支持。他认为孟德尔理论建立于扎实的豌豆杂交实验基础之上,并经过严谨的统计与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必然是可信的。然而,重复实验的失败,使得他开始怀疑孟德尔比例的适用范围。
1904~1910年,摩尔根希望利用家鼠的花色、眼色等杂交实验来证实孟德尔的分离比例,然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在深褐色与黑色家鼠杂交实验中,少数子代呈现出融合遗传的特点——前半身为深褐色而后半身为黑色;无独有偶,另一组黑眼与粉红眼的杂交实验中,出现了一只眼睛为黑色,而另一只为粉红色的子代。上述结果让摩尔根多次公开质疑孟德尔的理论及其拥护者。
正当摩尔根与孟德尔理论逐渐远离的同时,一种模式生物的兴起为遗传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3果蝇杂交实验
黑腹果蝇是研究遗传学的理想材料,这取决于它的较短的繁殖周期,在适宜的环境中,果蝇平均每个世代仅10d左右。在出现那只著名的白眼果蝇之前,摩尔根己经“浪费”2年多的时间用于果蝇的人工诱发突变实验,结果一无所获。
1910年,一只特殊的白眼雄蝇出现在摩尔根的蝇室中。关于它的来源存在争议,但丝毫没有影响它在遗传学史上的地位。随后,为世人所熟知的几组果蝇杂交实验在短短2个月内完成,同年7月,摩尔根在《科学》杂志中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果蝇的论文:Sex-Limited Inheritance In Drosophila。可能因为投稿时间过于紧促,该论文中的细节并不完美——例如标题中的限性遗传(sex-limited)很快因为白眼雌蝇的出现被改为伴性遗传(sex-related)。此外,摩尔根尝试在文中解释果蝇杂交实验的本质,其推理过程也被证实是错误的。但是,瑕不掩瑜,摩尔根最终还是抓住了真相:“决定眼色性状的R因子与决定性别的X因子始终在一起,从未分离”。毋庸置疑,遗传学的新时代将由此拉开帷幕。
果蝇杂交实验中,经典的3:1遗传比例无疑证实了孟德尔理论的正确性。不仅如此,直至1912年底,摩尔根与他的学生们己经发现了40多种果蝇的突变性状,都无一例外地遵循孟德尔定律,这些实验数据让他重新成为孟德尔最坚定的拥护者。诚如加文•德比尔所述,“摩尔根及其同事所进行的大量的果蝇实验一扫过去之疑云,确证了孟德尔遗传定律之正确”。
4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尽管在果蝇的首篇论文中,摩尔根依然坚持决定性别的是X因子,而不是染色体。但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X因子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对此,摩尔根提出假设,“决定性状的基因远多于染色体数目,如果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那么一条染色体上的多个基因(性状)应该组合在一起,共同呈现孟德尔遗传规律”。那么,决定性状的基因究竟是不是位于染色体上呢?
随着果蝇研究体系的日益成熟,真相逐渐浮现。正如摩尔根所想,40多种果蝇的突变性状可被归纳为三组连锁群,相同连锁群内的性状组合在一起,呈现相似的孟德尔比例。1913年,摩尔根的学生斯特蒂文特绘制出第一幅基因的分布图,他通过复杂且精确的统计,将基因交换的频率与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关系对应起来。简而言之,交换频率越大,则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相距越远。同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直接证据被摩尔根的另一位杰出的学生——布里奇斯所发现。
1913年,布里奇斯在研究白眼雌蝇(XwXw)与红眼雄蝇(XWY)的杂交过程中发现,子代中不仅有正常的白眼雄性和红眼雌性果蝇,还出现令人疑惑的“例外”——白眼雌蝇。他推测例外的基因型为XwXwY,由雌配子产生过程中X染色体分离异常所致。显微镜下的核型鉴定发现,异常白眼雌蝇的体细胞中的确含有三条性染色体。这为白眼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提供了最直接的细胞学证据。
1915年,摩尔根及其同事合作出版《孟德尔遗传原理》,该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实验证据与严谨的统计结果,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据此,摩尔根被称为遗传学中的“染色体之父”,他所提出的连锁与交换定律,与孟德尔分离、自由组合定律一起被统称为遗传学的三大定律。
——沈兆瑞.中学生物学2017年第33卷第4期

即使生命是一场空,也要空得很充实;
纵然人生白忙一场,也要忙得很快乐。
 
在线客服
论坛管理员QQ
154196866
论坛管理员微信
qinsige
论坛管理员公众号

QQ|手机版|小黑屋| 四哥生物论坛

本站内容多来自群友分享,如侵权,请告知删除!©2018-2030 *本论坛已运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