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shine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温馨提醒您:今天是2024年04月20日,距离2024年高考还有

小喇叭+ 发布

08-25 16:44
08-25 16:40
08-25 16:39
08-25 16:36
查看: 2804|回复: 0

酵母菌在培养液中是如何分布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0 19: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3有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其中有这样的思考题:“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你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这是为什么?答案很简单:防止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分布不均匀。但是酵母菌在培养液中究竟是怎样分布的呢?上层多还是下层多?这个问题产生于学生,在教师之中也讨论过,始终存在2种看法:第1种看法认为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培养液上层的氧气应该多一些,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对能源物质的利用更彻底,从节约能源的角度来看,应该主要分布在上层;第2种看法认为由于酵母菌的密度比培养液的密度稍大,按照重力作用的原理,酵母菌应该主要分布在下层。事实到底怎样呢?笔者就该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在解决该疑问的同时,还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更加增强了实验结果的说服力。现介绍如下。
一、实验过程
1.实验材料。
血球计数板(1 mm×1 mm,25×16=400)、显微镜、吸管、载玻片、盖玻片、烧杯、量筒、天平、干酵母粉。
2.实验步骤。
(1)配制质量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250 mL倒入烧杯中,称取0.2 g干酵母粉溶于葡萄糖溶液中(搅拌)。
(2)将搅拌均匀的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静置24 h。
(3)用血球计数板分别对静置后的培养液的表面、中层和下层(靠近烧杯底部)进行计数,记录数据。
3.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见表1。然而,在该实验过程中发现很多酵母菌聚集成团,很难准确计数,造成表1数据可信度下降;用吸管取样时会造成上下层液体间的流动,这些原因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2.jpg
因此,笔者对实验作出了一系列改进,效果颇佳。(作者采用类似豆浆机的自制装置进行了搅拌震荡)
利用改进后的方法重新进行实验,得到实验数据,具体数据见表2。
3.jpg
三、结果分析
尽管改进前的实验数据不是太理想,但就整体来说和改进后的数据还是相吻合的,可以看出酵母菌在表面和中间位置的分布都比较少,而主要分布在培养液的底部。这个结果与第2种看法不谋而合,原因何在?笔者进一步分析认为,培养液中氧气含量的多少无法影响酵母菌的分布,因为酵母菌没有运动结构,只会因密度比培养液稍大而主要分布于培养液的下层。
至于上层也有少量的酵母菌分布,是因为分子(葡萄糖和水)的热运动使一部分酵母菌处于非底部位置,且深度越浅分布的酵母菌越少。
——徐业义.探究酵母菌在培养液中的分布.实验教学与仪器.2011年第5期(节选)
感谢汉水丑生生物同行群永远帅老师的热心解答

即使生命是一场空,也要空得很充实;
纵然人生白忙一场,也要忙得很快乐。
 
在线客服
论坛管理员QQ
154196866
论坛管理员微信
qinsige
论坛管理员公众号

QQ|手机版|小黑屋| 四哥生物论坛

本站内容多来自群友分享,如侵权,请告知删除!©2018-2030 *本论坛已运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